研究和分析男女主角(牟璟礼郁林桐)之间又是怎样的爱恨,谱写怎样的悲歌,又将是怎样的故事,如何挽留,一切皆宜物是人非,又将是怎样虐曲,全新的章节感人的故事。全文章节描写细腻,作者颜函桂文笔功底深厚,带来了精彩的言情文。...
对于大是大非,我相信真正关心的人不会只从自己的情绪或者别人的反应出发张嘴就来,而是一定有研究和分析。首先是关于题目里因为性别不同而导致的立场不同的假设。那就假设一下两个新闻:一男子半夜尾随一名女性欲行不轨,反被对方当场踢断命根/大叫引来路人当场将男子打个半死。一男子半夜尾随一名女性欲行不轨,事后在网上被骂了祖宗十八代。假如你是一个男的,且正有干这种事儿的打算,哪个新闻更能使你三思而后行?可能因人而异吧。开源和节流从来都是并存关系,而不是非此即彼。只是起作用时期和难度不一样,对于不同个体性价比也不一样。如果你觉得自己可能成为受害者,那无论是提前预防,当场阻止,或者事后追责,都应该齐头并进,这道理不分性别。如果非要和性别挂钩,我猜大概是这样:可能从一些男性的视角来说,在能阻止他们干这种事的因素里,发生之前/之中的实际阻止,要比事后的谴责,影响大的多。这个大的多不是对于他们之后的影响而言,而是对于降低女性受害的风险而言。一个男的从决定干这个事,到选择目标,制定计划到实施犯罪这一系列过程中有无数次机会思考事发后被“谴责”这件事,而仍然去做了,这本身就说明对于一些人来说,他是执行自己的决定,除非你能客观阻止,否则你无法改变他已经形成的意志。而一些女性视角会觉得,客观预防或者阻止侵害行为的难度非常大,为其付出的努力与成功可能性之间的比例要低于平时舆论上给予施暴者巨大的压力的“性价比”,所以会倾向于舆论谴责这种“稳赚不赔”的行为。其实都是某种条件下理性选择的结果。一种是认为你既然不想它发生,就想办法阻止。一种是认为既然很难阻止,那就一定让其付出更多代价。都是人之常情。所以,这两件事不但不对立,反而应该同时满足。你非要说性别在这个问题上有明显分歧,请拿出可靠的统计数据,别张嘴就来。接下来我真的去搜索了比如学习自卫技能是否能降低性侵的概率这件事,纯文字胡扯的我都没看,我只信确实发生的事情...